新闻中心

第三届未来哲学论坛暨“人工智能与社会认知”会议综述

时间:2021-12-08作者:点击:

2021年11月26日到28日,由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和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协办的第三届未来哲学论坛在上海五角场丽芮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与社会认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并作报告,来自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40余名本科生或研究生旁听了本次论坛。

27日上午,同济大学王静教授主持开幕式,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日明教授、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杨华副部长分别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与会专家学者、旁听师生进行了合影留念。

11.27上午 主题报告

第一场主题报告由同济大学的王静教授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研究员做题为《人工智能本性的跨学科解析》的主题报告。成老师首先介绍了智能机器的二重性:物质性与工具性、类人性与自主性,智能机器成为介于人与工具之间的一种新生事物。而人工通用智能是有限度的,机器处理信息是笛卡尔式的,不能处理非结构化的信息。成教授还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做了展望,人工智能的缺失是,难以从语言意义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最后,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乎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如何健康发展的复杂问题,需要人文与科技同步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的杜严勇教授对成教授的主题报告做了评议。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同济大学陈仕伟助理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朱菁教授做题为《关于人工智能可解释性问题的哲学思考》的主题报告。朱教授指出可解释人工智能在面对社会公众、用户和政策监管部门等不同对象时存在着差异化的建构要求。他接着分析了几种不同的关于科学解释的理论,在解释中存在不同的解释模型,例如:数学解释、化学解释、社会科学解释等。这些丰富的解释模型对理解人工智能解释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最后,朱教授总结了解释的多元主义与AI的解释作用。解释多元主义反对解释一元主义对AI的解释,并且反对还原主义的解释模式。对AI解释,朱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面临的一些问题:无解释、浅解释。他指出,一种整合化的解释模型具有潜力,即一种以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等为中心的解释能够实现去多元化的整合化。上海大学的闫坤如教授对于朱教授的主题报告做了评议。

第三场主题报告是上海交通大学杜严勇教授带来的《构建友好人工智能》,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研究员主持。杜教授指出友好人工智能可以概括各种人工智能。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府方面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其次是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是否可控。例如,如何理解常识,人工智能技术要透明。对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杜教授指出如何设计机器人的外观以及价值标准需要被考虑。三是公众层面,关于就业的问题以及观念的调整问题,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规范、就业等的变化。最后是关系层面:科学家的责任问题,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取决于科学家设计的问题等。厦门大学的朱菁教授对于杜教授的主题报告做了评议。

11.27下午 专题报告

27日下午,第一场专题报告围绕“人工群体智能”进行,同济大学汪镭教授主持本场报告。广东财经大学袁继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郁锋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何静副教授分别做了报告。

袁继红教授报告的题目为《集体判断聚合的一致性问题》。首先袁教授分析了这个问题的背景,即投票悖论、法理悖论等。判断聚合悖论是这些的一个扩展。投票悖论表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会导致矛盾的集体判断。其他两个悖论与此类似。这导致两个问题:传递性可用于多主体吗?集体理性何以可能?袁教授的观点是区分外在集体与内在集体。聚合理论仅对外在集体成立,而对内在集体不成立。袁教授进而指出,传递性不能用于多个主体,只能用于单个个体。

郁锋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人工群体智能的超越性及其困境》。他分析了关于人工群体智能及其所面对的问题。群体智能是超乎个体智能的集体智慧,也称为集体脑、脑中脑。人工群体智能背后的基础有如下假设:以符号计算为基础的有效的老式人工智能和包含联结主义信息处理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合流物。人工群体智能反映了智能的层级结构假设。它面临的问题是:有一些例如爱、同理心等这样一些高级的心理阶段不能被人工群体智能模拟到。最后,关于是否能捧起“强人工智能的圣杯”,郁老师指出其模型仍是基于规则的计算-标准算法,存在群体意向性的问题。意向性、意义、安全三个问题仍是人工群体智能需要关注的目标。

何静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人工群体智能是否可能》。她首先对于什么是群体智能做出界定:自然界的有机体通过彼此间的交互而涌现出超越个体智能水平的群体智能。这种方式所表现的是一种有机体,可以被视为一种超级有机体。受到这种生物群体智能启发,人工智能对此进行算法模拟,以实现对集体脑的模拟。何老师指出,她关注的重点是从社会角度下的群体智能问题。她认为人工群体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当代社会认知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第二场专题报告围绕“机器伦理”进行,本场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杜严勇教授主持,上海大学闫坤如教授、同济大学卢卫红副教授、上海大学高红明讲师分别做了报告。

闫坤如教授报告的题目为《机器人伦理:机器的伦理还是人的伦理?》。闫教授首先介绍四次科学革命:日心说、进化论、神经科学革命以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革命既导致对内的革命:自我认知革命,也导致对外的革命:人工智能社会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包括机器推理、机器具有知识、机器能够学习等,但这些只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与此不同,其达到并超越人类智慧。闫教授区分两种伦理:机器伦理与机器人伦理。前者中人是道德主体,后者中机器是道德主体。因此,关于AI的道德主体问题,存在道德主体的地位问题。

卢卫红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她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负责任”作为人工智能治理的一个原则。她认为人工智能不能作为责任主体,因为它本身只是人类为了某种目标置造的工具,它有责任行为,但没有责任意识。而且,多元责任主体会导致责任主体相互推诿的问题。那么应该由谁来负责呢,目前认为有四者:一是监管者:即政府部门等机构和组织。二是研发者:即人工智能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的组织或个人。三是生产制造者,即从事人工智能产品生产制造的组织或个人。四是使用者,即各种情况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的组织或个体。卢老师最后指出,负责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努力。

高红明讲师报告的题目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解放与新异化——兼评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他探讨了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使我们从动物式的劳动、无思想性的机械劳动解放出来;二是人工智能的“入侵”使得社会和生活高度整合,并且使我们更加依赖人工智能技术;三是导致一种新的集权主义现象,使得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异化。而罗萨利用“共鸣”的概念来解决这种异化,重新建立关系。高老师的结论是,我们目前的技术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仍会给社会带来未知、不确定的结果。

第三场专题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李主斌副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汪镭教授、嘉应学院沈健教授分别做了报告。

汪镭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网络和智能平台上的价值剩余模式理解》。汪教授首先介绍人工智能平台的提升,并讨论智能化平台使整体超越人类这样的问题。他指出整体超越是没有意义的,需要讨论的是部分超越。汪教授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借鉴自然之美,还详细展示了网络化平台提升的过程,以一种有趣的形式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平台进行了结合。

沈健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当代量子技术的问题诠释与思考》。他对量子技术的诠释需要进入量子技术进行了探讨。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诠释问题、分析问题、量子技术的方法、量子技术世界、纯粹的全量子技术。以及是否需要改造基础的东西。量子技术实际是基于量子力学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没有量子纠缠就没有量子技术。这种非定义性颠覆传统因果关系思维。量子不可克隆原理表明量子力学异于传统力学。沈老师也指出新技术是新理论加旧技术。工具是经典的、内容也是经典的、但能产生微观光子态。最后,沈教授提出一个建议:即“形而中”地推进我们量子技术的发展。

第四场专题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郁锋副教授主持,同济大学陈仕伟助理教授、复旦大王球副教授、上海大学刘小涛教授分别做了报告。

陈仕伟博士报告的题目为《朴素实在论与因果-幻觉论证》。朴素实在论认为知觉经验必然是由有意识的感官觉知构成。与其相关的论题是“经验的自然主义”以及“共同类假设”。这三者之间具有一种两两相斥的关系。陈博士利用因果-幻觉论证以及解释冗余论证来反驳朴素实在论。因果-幻觉论证展示了近端原因的屏蔽性,而解释冗余论证则显示非因果构成属性不具有解释力。在此基础上,他尝试给出一种新朴素实在论来回应上述论证,即构建一种基于意向性行动的新朴素实在论,将知觉和行动结合起来。

王球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为何动物有信念》。他首先给出戴维森的观点,即动物没有命题态度等,并分析了戴维森的论证结构。他接着分析了对戴维森论证的一些反驳,并指出戴维森想说的是自然语言是信念归赋的终极媒介。对此,王老师指出对动物做信念归赋可能利用人类的概念图式进行的,这是一种暴政。动物有信念,不等于动物的信念归赋与人类的相同。最后,王老师考虑了一种最小信念的刻画,认知系统具有信念具备的条件等。

刘小涛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反对动物信念》。刘教授首先介绍了关于动物的某些属性,并概述两种相互反对的观点:休谟支持动物具有信念、Glock的知识论证认为动物具有信念。而笛卡尔反对,认为动物没有心灵。以及戴维森最著名的反对论证,即基于语言能力以及概念等的反对。还有史迪奇的论证:内容不可知论证。刘教授接着给出了一个论证:首先指出这不是一个动物心理学论题,而是哲学论题。基于此,刘教授区分了两种信念状态:真实的信念状态和信念报道的误用。总之,动物没有人类意义上的信念。信念和语言等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我们需要回到笛卡尔。

上述两场支持和反对动物信念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涉及相关的“信念”“知道”“意识”等概念,包括智能机器意识等问题。

11.28上午 专题报告

28日上午,第五场专题报告围绕“技术哲学”进行,由东华大学何朝安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王嘉博士、苏州大学谭力扬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张孟雯讲师分别做了报告。

王嘉博士报告的题目是《从模拟智能到实践智能: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批判》。王博士讨论了对于人工智能批判的两个方面:无法处理作为不确定性的差异以及不能理解意义。德雷福斯批判机器身体的存在,从而否定人工智能。西蒙东指出人工智能是可能的,是一个在世存在的身体。人和机器是共同生成的,展示了人类与机器身体的共同个体化。

谭力扬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智能知识的主体性:论证架构与概念关联》。谭老师首先介绍了智能知识生产者的主体性归属情况,并在已有框架中找到了一类概念关联,即“主体性”与“确定性”之间的关联。谭老师接着分析了主体性、能力以及确定性之间的关联关系。指出AI中主体性与伦理后果的一些相关情况。

张孟雯博士的报告题目为《社会类的实在性难题的消解》。她首先分析了社会类的概念:即人类建构的结构、人类集体同意或接受,本质上是相对于自然类存在的东西。社会类实在性难题在于:客观性问题。塞尔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客观性:认识论意义上的和本体论意义上的。一些批评指出这种客观性既强又弱。接着张博士借助波伊德的HPC类观与社会类来为塞尔辩护。并且指出这样的HPC类观能够容纳社会类。最后,张博士认为:社会类与自然类的不同仅在于社会类是人类的建构,而不在于它们的实在性。社会类理应与自然类具有同等的本体论地位,这一点不应受到质疑。

第六场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周靖副教授主持,深圳大学胡浩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王晓乐博士、东华大学何朝安副教授分别做了报告。

胡浩教授报告的题目为《贝叶斯框架下目的论自然化论坛的恰当性》。目的论的自然化论题由Walsh提出,它表明当人们提供目的论解释时,人们描述的是某个机制或原因如何有助于目标的实现。胡老师对目的论的自然解释与还原解释做了区别。他将目的论自然化问题区分为两个,进而表明两者等同。而这刚好是贝叶斯定理的一个变形。因此,胡老师认为形式上自然化论题是成立的。并且,可以将这个论证应用到语言哲学。

王晓乐博士报告的题目为《智能技术的悲观主义者为什么悲观》。王博士以生动的方式描述了智能技术的悲观主义者之间的谈话,引出了悲观主义者悲观的一些方面。并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这种现象。悲观主义者认为,智能时代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劫掠的时代。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控制和奴役人类,并将人类导向毁灭。

何朝安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A Modal Account of Causal Strength》。他首先通过射点球的例子表明因果力度在责任解释上的问题。他指出因果责任的大小由因果力决定,并分析了如下几种理论:结构模型理论、博弈论理论以及概率论理论。何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表明,必要条件并不完全有力,有时多个条件都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区分哪个条件是决定的。基于此,何老师给出一个可能世界语义学模型。这个模型将世界之间的距离通过单位距离来量化。最后,他利用这个模型中的距离解释了点球例子中的因果力问题。

第七场专题报告由深圳大学胡浩教授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周靖副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方红庆副教授、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万舒婵及其导师王静教授分别做了报告。

周靖副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从皮尔士符号哲学出发建构的符号实用主义》。他首先讨论了两种思维方式:概念思维与符号思维。接着澄清了人们对皮尔士实用主义的一种误解。皮尔士实用主义的一个目标是反心理主义。皮尔士的符号不同于索绪尔的符号,前者是三元的,包含事物、阐释项以及对象,而后者是二元的,仅包含事物和对象。最后,周老师指出了符号实用主义面临的“断裂问题”以及“语义学之幕”,并指出如何突破这些屏障。他认为,符号实用主义能够促进实用主义与其他区域内哲学探究的融合,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符号实用主义。

方红庆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认知不公的伤害是什么》。他首先分析了什么是认知不公?它源于黑格尔对承认概念的揭示,布兰顿认为黑格尔给出了信任的三个条件。接着方老师分析了两种理论:物化观以及他化观,前者将说话者当成了信息提供源,后者将说话者视为他人存在,然后对它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方老师为恶德观做了一个辩护。

万舒婵/王静报告的题目为《预测加工模型与先验概率的合理性问题》。万舒婵首先分析了主观贝叶斯主义的一个解释问题,即先验概率的客观性问题。接着给出一个基于预测加工模型并为先验概率做一个辩护。认为基于预测加工模型,结合知觉加工的层级架构与经验贝叶斯方法,能够为先验概率的来源提供可能的认知解释,从而为主观贝叶斯主义的“先验概率”问题做出认识论辩护。王静教授认为,预测加工模型的认知进路如何能够为合理性这样的规范性问题提供辩护,这里面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清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信息的加工与意义的交换(转译)问题。

11.28下午 主题报告

最后,第四场主题报告由上海大学刘小涛教授主持,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暨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孙周兴教授做报告。

孙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科学”概念?》。孙老师首先指出马克思的“人的科学”概念对现代哲学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洞见,他进而将马克思的“人的科学”与尼采的“末人”概念做了对比。他认为,未来新学科的格局将是人类技术工程与艺术人文学的双重显现,并强调艺术人文学的重要性。孙老师强调,艺术为什么变得如此重要,因为它使人变得自由。他也指出艺术等技术化是必然趋势,但是艺术只要保持其本来意义将表明它仍然是艺术,这一点是不变的,我们必须以一种抵抗的姿态面对艺术等的技术化。

会议最后,同济大学王静教授做闭幕总结。王教授从会议规模、举办方式、主题内容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两天来所进行的报告。这次会议线上线下有70多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与,大家分别就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机器伦理问题、社会认知和知识论问题、技术哲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进行的顺利圆满。“未来哲学论坛”是年度论坛,我们希望把这个论坛继续半下去,获取良好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反响。明年的论坛我们讲早做策划,早确定论坛主题,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明年来继续参与讨论。王教授代表主办方感谢各位学者的出席和同学的参与,感谢给予会议大力支持的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中心、同济科研管理部和人文学院,感谢会务组的优良服务。最后,王静教授宣布会议圆满结束,期待明年的论坛再见!